李支书问王双武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王双武说:“他到我店里来吃早餐,我做好了,他自己端去吃。我和老婆一直在忙着做早餐,他趁我们不注意,把我们收钱的‘码’偷了。”
王双武的老婆从摊子上拿过一个东西说:“就是这个‘码’。他偷去藏在怀里,我家双武从他怀里摸出来的。”
我看到那是一张微信的收款码,用白纸打印贴在一个很小的木盒子上。
李支书问王三刚:“你拿别人的‘码’做什么?”
王三刚不说话。周围有人说:“我见他盯这个‘码’很久了,吃米粉的时候一直盯着看,双武夫妻一不注意他就揣到怀里,想偷走,我就告诉了双武。我猜呀,他以为双武收的钱都在这个‘码’里。”
王三刚一直低着头,可能王双武对他用了力气,他的脸都变青了,我要王双武先放开他的手。
王双武知道我是工作队长,说:“我放开他可以,顾队长你必须对他处理,如果没处理好,我就报警了。”
我和李支书把王三刚叫到里面的一间房子,问他为什么要偷那个“码”。他一个大男人,羞得无地自容,说:“我也是一时糊涂了。我看到来吃早餐的人都用手机对着那东西扫一下,说‘我钱数了’,双武也说收到了,我以为钱都收在那里面,就很好奇,想偷来看看。”
李支书说:“你怕不是只想偷了看看,想偷钱是真的吧?”
我也说:“你想看的话,可以正大光明地看,干嘛拿过来藏到怀里?”
王三刚说:“我说再多你们也不会信。反正我被他捉到了,随便他踩。”
我说:“你偷人的东西,不管是钱还是码,都是犯法的。现在,双武要报警,你要得到他的谅解。”
王三刚说:“是我错了,我向他赔礼道歉。”
李支书把王双武夫妻叫进来,说王三刚愿意道歉,态度很诚恳,既然都是本村人,得饶人处且饶人,不要报警了。
王双武说:“光道歉不行,必须放鞭炮赔礼,不然个个都想到我店里偷东西,我店还开得下去?”
王三刚听了,没说二话,跨大步到一家商店买来一挂鞭炮,向王双武道歉后,自己点燃了鞭炮。弥漫的烟火,把聚集的几十个人都笼罩了。烟火散去,围观的人也纷纷散去。
回到村委会,林百雀问李支书放鞭炮是什么意思。林百雀问过我,我也不懂。李支书说,在农村放鞭炮赔礼是最大的赔礼,有羞辱人的意思,一般人都接受不了,宁愿赔钱也不愿意放鞭炮。李支书还说了一个故事,是举月村几十年前的事情,村里的两户人家发生矛盾,有理的一户让无理的这一户放鞭炮赔礼,放鞭炮这户的女人想不开寻短见死了,她的娘家人又到有理的那户去闹,有理这户的女人也寻短见,差点死了。林百雀说这也是陋习,得制止。
这天下午,我们工作队三人和李支书、邹会计一起下村走访。
第一户是姜春满。
到了他家我才发现,他的家离村委会很近,大概也就三四百米,走路不到十分钟,只是拐了一道弯,沿路又有几棵大树,遮挡了他的房子。
姜春满正在家里做豆腐,看到我们不相信地盯着看。
李支书说:“春满,顾队长和肖主任、百雀姑娘过来看你,快去端凳子。”
姜春满听话地关停了磨浆机,去屋里端凳子。
我站在院子里看他家的房子,只一眼就感觉被泼了冰水,透心的凉。
一排三间的土砖房,中间堂屋,两边卧房。众多的砖与砖之间有一条水果刀片宽的裂缝,有些砖还从中间裂开成两半,大的裂缝足以放下一个手指头。房顶是一溜的青色瓦片,房梁乌黑,已经承重不起,向下弯曲。支撑前檐横梁的是两根木柱子,柱子垫在一个石墩子上,与石墩子相接处的木头被虫蛀腐蚀了半边,石墩子从上到下裂开一条缝。木门木窗,窗户没有装玻璃,用旧报纸糊着窗洞。几根老旧的电线从窗洞里穿进,猜想是电工拉线的时候不敢在墙上开孔。
土砖住房的左边,同样用土砖搭了一间茅房,房子很矮,我站在地上可以摸到前檐瓦片。右边的两间房子倒是用红砖砌的,一间厨房,一间豆腐作坊。
院子的地面没有硬化,坑洼不平,这里丢几件烂衣服,那里丢几个废袋子,就像进了垃圾场。
院子前面有一口面积不大的池塘,水面估计二亩左右,已经满水。塘边栽了几株桔子、柚子树,叶子翠绿,也是唯一看起来有生气的。
姜春满端出四条长形的木凳子,凳子有的腿不齐,有的面有缝,看起来脏兮兮,他拿块抹布来回擦了几下。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,说:“没有女人,家里不像话,干部不要见怪。”
老肖和李支书、邹会计见怪不怪,很自然地坐下,邹会计还拉着林百雀和她坐在一条凳。我不知道林百雀心里是什么想法,反正自己心里颤了一下,又觉得这种颤很不应该,硬着头皮坐下来,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些。
姜春满问:“顾队长,今天到我家里来有什么事?”
李支书抢先说:“顾队长下来走访,到你家里来了解情况,也要到其他户去的。”
姜春满听了,淡淡地“哦”一声。
我说:“老姜,你家里的情况,村干部大致跟我说了,我想再核实一下。”
姜春满说:“有什么你尽管问。”
我说:“你家里是三个人吗?”
他说:“是的。”
我问:“哪三个人?”
他说:“我和我老娘,还有一个外甥女。”
我说:“你是不是还有一个儿子?”
他听到我的话后,肩膀明显地抖了下,缓一会才说:“有一个,很小就丢了。”
我没有接着说他儿子,我说:“你老娘的身体好吗?”
他说:“眼睛瞎了,在床上躺着。”